下种时间:湖南会同、靖州、通道、洪江、绥宁等县下种时间一般是每年公历5月上旬至8月上旬。
下种方式:第一种是松蔸截面上接种;第二种是松蔸杆上接种。接种方式按时间季节灵活采用。
种植管理:下种后半个月内,要全部进行一次检查,主要防止白蚁、老鼠等危害菌种菌丝生长,注意防晒和防雨淋。菌丝吃木后,二至三个月就开始结茯苓,当茯苓慢慢地长大将土层胀开裂时,注意覆土,生长出来的茯苓不能暴露土层上,一定须覆土,否则经日晒雨淋,霜雪冰冻就会腐烂。覆土要每隔半月进行,发现外露及时覆土。
采挖:当茯苓表面没有白色裂纹,表皮基本成红褐色或黑褐色,用手指按压茯苓,感觉坚实,没有软感即可及时采挖,采挖要小心,不能挖烂,成熟的才挖,有白色裂纹的留着不挖,茯根要小心挖出。
鲜货保管:在没有及时销售的情况下,挖出的茯苓不能用编织袋盛装,要堆放于通风干燥处,严防茯苓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,受伤处菌丝长出,影响茯苓的质量。



松元木处理:在下种前一至二个月,将元木截成60~80厘米长的短椴木,元木全部削皮后以井字型堆码晒干、或凉干。
下种时间:同以上松蔸。
场地选择:选含砂量大,土壤松疏,透气性好,下暴雨沥水易干的山地,山坡坡度45度左右,平地不能选作种植场地,平地易积水,种植茯苓会绝收,切记!
下种操作:先将场地杂树和杂草清理干净,顺山坡方向挖沟,沟深以松木元直径一半为准,松元木埋于沟里一半露一半,下种选在元木截面上头,或元木上头两边下种,下好种后菌种用薄膜覆盖,膜上盖士,其他地方暂不覆土让元木外露。茯苓生长后,根据土壤含水量及干旱季节进行全部覆土。
管理和采挖:(与松蔸种植相同)。




2、松蔸及元木干湿度:注意松蔸及元木干湿度,用刀或斧砍入木质3~5厘米深,看到木质部呈白色即可下种,若木质部带红黄色,说明水份过重,千万不能下种,否则有种无收。须保证松蔸及元木半干半湿,含水量50~55%下种,茯苓菌丝才能正常生长,吃入木质内;
3、菌种防雨防晒:在下菌种时须用薄膜覆盖菌种防雨水淋湿,水份过重,放菌种部位加厚泥土覆盖,防太阳光直射菌种高温烧死菌丝,须严防雨淋及太阳损害菌丝生长;
4、防动物危害:白蚁是茯苓种植的天敌,下种一个星期后多检查,防止白蚁啃害菌种,喷施防白蚁药物,同时注意老鼠偷吃菌种内的粮食,如有发现用鼠药诱杀;
5、覆土管理:当茯苓生长露出土层后,及时覆土,不能让其暴露土表,造成腐烂,严重影响产量;
6、采挖及时:茯苓成熟后,采挖要及时避免不必要的烂苓损失。
